日期: 2025-04-11 浏览量:17 来源: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责任编辑:王诗涵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市政府:
现将《高新开发区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度工作安排》呈上,请予审议。
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2025年4月11日
高新区2024年工作总结
及2025年工作安排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新区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力攻坚,以拼字当头、感恩奋进的精神状态和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实干精神,迎难而上、精准施策,经济运行呈现探底回升、持续回稳向好走势,特别是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资产盘活、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指标稳中有进。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8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亿元,增长4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4.6亿元,同比下降3.6%,较一季度收窄近18.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2亿元,增长14.9%,其中非税收入占比5.2%,低于全市平均占比38.1个百分点,全市最优;招商引资到位额完成35.01亿元,增长15%;社零额完成27.68亿元,增长4.1%。
(二)经济态势回升向好。一是助力企业升级。正远食品等6户企业获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占全市7户获批企业的86%;金昊空压机等7户企业获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华丰、天士力2户企业获批市级龙头企业;辽宁天阜生态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获省级龙头企业一次性奖励资金50万元。二是减轻企业负担。32户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申报;7户企业申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申请补助资金1316.58万元;帮助4户企业申报设备更新项目。三是强化企业服务。组织企业参加产需对接会5次,编制服务手册,梳理12项申报办法,明确关键要素,为企业提供便利。
(三)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一是重大项目建设成果突出。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35亿元,数量和质量近年来最优;国核碳纤维、东升精机制冷设备项目建设进度超预期,部分厂房年底可封顶;水电六局风电混塔等项目已投产并产生税收贡献;天士力扩能项目完成部分土建工程,东旺电力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入规。二是政策争取成果显著。宏顺成功争取超长期国债,全市唯一;区内预计有3户企业获得省级区域协调发展资金支持,带动新增投资约1.5亿元;亿家兴生物获新增先进加工设备投资补助资金452.8万元。三是项目审批效率提升。价委会、规委会审批权限下放到高新区,全面落实帮代办及项目并联预审机制,东升精机项目从取得土地权属到办结施工手续仅用13个工作日,创造了高新区近年来新增用地项目审批的最短用时记录。
(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是产业链精准招商。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川渝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与四川、江浙等商会、协会合作,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模式,全年签约项目27个,落地项目24个,计划总投资44.42亿元,项目签约落地转化率88.9%。装备制造项目占据主导地位,共11个。目前有重点推进项目12个,涵盖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多个领域。二是加强产业研究储备。围绕主导产业,开展补链、延链、扩链、强链、优链招商,储备长期跟进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164.37亿元。大力引进食品加工企业,成立阜新市食品工业协会,加速发展阜新市食品工业园区,目前已洽谈食品生产企业3个,预计今年年底落地。三是盘活闲置资产。全面梳理存量,建立台账,一企一策,推动闲置厂区“嫁接改造”,年初以来,盘活和待盘活企业20户,总投资额12.53亿元,盘活土地面积28.22万平方米,盘活建筑面积13.24万平方米。
(五)科技创新势头强劲。一是企业培育成效显著。全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19户、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1户、雏鹰瞪羚企业申报5户,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申报8个;科技公司在孵企业55家,累计毕业企业44家,年底预计新增企业12家。二是科技项目攻关有力。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和前沿技术研发,引导企业申报“揭榜挂帅”项目,申报科技项目30个,10户企业11个项目入围省榜单,7户企业项目被推荐为市级项目。三是搭建成果转化桥梁。组织企业参加成果转化会和对接会,搭建科技成果输出平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08亿元。四是人才引进成果丰硕。开发科研助理岗位招录高校毕业生291个,引进科技人才11个,创新团队3个、创业团队5个,“百名博士进百企”签约11个。五是提排名。在全省八个国家级高新区排名第4名;在全国178个国家级高新区绩效评价中排名142名,比上一年提升15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六)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是优化政务服务。深化综窗改革,持续推进“一网通办”,维护更新《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开展审批集约化运行评估,依据赋权改革后办件数量39件,申请新增市级经济管理权限17项。二是加强涉企服务工作。实行服务企业包保机制,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常赴企业调研、现场解难题,并通过“营商会客厅”工作机制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及时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实现企业服务无死角。结合省巡视组工作部署提升项目管家工作质效,梳理包保企业情况,项目管理持续发力。三是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营造和谐的用工环境,为企业劳动力需求保驾护航,高新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站,累计调解案件184件,涉及金额507万元;为企业输送员工1500余人,组织培训2000余人,被列入全国首批、全省仅两家的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截至2024年末我区共计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4个,投入项目建设资金4500万元。改造排水管线约10公里;增设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更新小区居民燃气设施2000余户。
(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安全生产形势向好。制定《高新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方案(2024-2026)》,2024年底任务已提前完成。开展一把手谈安全,组织8次会议落实党政同责。全员包保企业排查隐患,专家助力排查重点企业,累计排查隐患734个,整改729个,重大隐患21个已全部整改。开展安全知识培训8次和“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二是信访工作成果显著。万件化访台账16案,已上报15案,上报解率93.75%。严格落实责任,排查隐患,走访慰问困难信访人,重要节点无去省进京上访。县级领导接访、约访44批次、472人次,解决3个群体信访问题,推动6个重点信访问题。在主要领导的全力推动下,阜新福棉集团设备及备件通过现场拍卖的方式最终以1445万元的价格成交,拍卖所得资金全部用于解决职工养老保险问题,在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养老保险资金缺口问题,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赞誉。三是持续推进辖区“问题楼盘”整治及“保交楼”工作。“问题楼盘”整治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已化解楼盘1个,取得实质性进展3个。四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预计全年偿还政府债务本息9205.3万元,其中偿还本金4154.3万元,偿还利息5051万元。
(八)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一是机构设置更趋合理。按照市委部署,将营商环境建设等5个专班职能纳入相应部门,调整内设机构,明确工作权限和职责。8月21日市委编委办对《高新区机构编制调整方案》进行了批复。二是全面启动国企改革。调整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制定“三定”方案(草案),整合业务同质化子公司,清查资产,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参股企业进行专项审计,推进“管委会+公司”机制进一步完善。三是完善机制提高效能。推行薪酬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享受事业待遇人员优化方案》,实行竞聘上岗,完善《高新区绩效工资考核实施方案》,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
(九)党建引领持续增强。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强化责任担当。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接受省委第十二巡视组监督,圆满完成巡视期间各项工作任务,并有序开展巡视整改工作,切实以巡视整改成效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思想建设,筑牢思想根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取得的丰硕成果,全面引领全区党员干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全年共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7次,举办专题党课、党组织书记培训、新时代大讲堂等各类培训10场次,650余人次参加,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三是加强廉政建设,推进作风转变。党工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结合省委巡视整改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强化法纪意识。全年开展警示教育4次,提醒谈话70人次,批评教育4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警示震慑,使全体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学,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二、存在问题
(一)规上企业发展面临多重难题。一是增长乏力。生产企业受国际因素及市场价格波动影响,销量及营收不及预期,如德尔公司订单减少,双汇公司库存大、销量低。二是数量减少。嘉寓光能、嘉寓未来和凯莱英停产,造成规上企业数量减少与产值减量。三是企业培育质量不高,“小升规”培育完成率低,国核投资公司项目进展不如预期,入规企业体量小,保规压力大。
(二)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缺少齿轮生产、电镀、农产品深加工等企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在影响企业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影响到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三)完成经济指标压力大。国际因素与市场波动对高新区经济产生冲击,规上企业增长疲弱,数量缩减,重点企业减产,使高新区完成经济指标面临巨大压力。
三、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高新区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主线,锚定打造“两市四区”、实现“双千双百”目标,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生福祉的发展理念,聚焦碳纤维及相关产业、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通过推动项目建设、保障企业生产、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增长13%;规上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145亿元,增长超120%;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完成4亿元,增长10.8%;招商引资到位额计划完成40亿元;进出口总额计划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增长8.0%。
(一)攻坚工业能级跃升,打造经济增长主引擎
强链扩容做大存量,保障鲁花原料仓年收储超10万吨,推动双汇产能利用率提升至50%以上,打造正远新零售全渠道矩阵。聚势突破抢抓变量,把握中央发展冰雪产业契机,力争冰雪装备产值突破15.6亿元。靶向攻坚壮大增量,孚宝机器人等新开工项目当年建设即投产,国核碳纤维、欣茂电力、耐砾新材料等续建项目年底达产,全年力争新增产值超65亿元。做好新能源产业,通过飞轮储能项目增强电网稳定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预计年利润达4000万元。
(二)攻坚项目动能转换,锻造产业发展强支撑
分赛道布局新质生产力,重点推进高控明创、铭玉汽车等10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北星扩能项目、德尔新能源汽车部件等强链项目,在食品产业园引进兴园百拓食品、集餐厨餐饮耗材项目,逐步形成完整链条。精准化争资抢占先机,组建铭玉液压等9个专项争资专班,围绕中央预算内资金、“两重两新”等专项资金,计划争取资金2.1亿元。
(三)攻坚招引质效突破,激活跨越发展新动能
按产业招商进行布局,引进新质生产力,组建半导体、装备制造等招商专班,主攻射频电子标签芯片、宁波路威锻造轮毂、钠离子电池制造3个10亿级项目。积蓄发展潜能,招引总投资6亿元的氢能单车生产线等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强化要素护航保障,向省争取资金注入产投基金,保底到位2000万元,力争8000万元,提供“签约即落地”的硬支撑。
(四)攻坚科技创新融合,点燃转型升级强引擎
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行动,计划新增雏鹰、瞪羚企业5户,高新技术企业3户,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2户,市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4户。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重点突破石油工具厂等3项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东升精机“全自动芯体装配机”、中孚“铝合金制动钳”开发研究等关键“卡脖子”技术。
(五)攻坚营商环境提能,厚植投资兴业优生态
打造极简审批样板,全面落实帮代办及项目并联预审机制。结合实际一事一议制定靶向配套政策,助力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构建全周期服务闭环,建立送策入企直通车,实现每个政策直达企业。启动数字化智能化园区建设,加快实现安全生产和环保的数字化管理,打造银通如园、凯旋御府等宜居宜业的房地产项目,为城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六)攻坚体制机制重塑,释放改革发展内驱力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以完善“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为目标,合理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形成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推动国企战略转型,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盘活存量资产为主体业务、以建设工程和康养服务为辅助业务,努力提高国企经营性收入占比,实现国有公司良性发展。
高新区将在2025年继续砥砺前行,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和把没有退路当成唯一出路的决心,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全力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为全市“两市四区”和“双千双百”目标贡献高新区力量。
主办单位: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东风路173号 邮编:123000 Email:Kfqbgs2009@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2号
辽ICP备09007551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45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610012 网站举报邮箱:Kfqbgs20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