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开发区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度工作安排

日期: 2021-01-15 浏览量:880 来源: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责任编辑:姜山 文字大小:

市政府:

现将《高新开发区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2021年度工作安排》呈报,请予审议。

 

  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01231

2020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把全力落实六稳六保”各项任务措施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和历史责任,扎实做好稳中求进,合力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疫情防控扎实有效。一是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双促进”。自1月下旬实施疫情防控以来,我区率先实行干部包保制度,向企业派驻200多机关干部,大力开展企业精准帮扶,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工作, 帮助企业协调各类生产要素资源,实现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环保“三结合”。同时,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为全市及园区企业提供近百万只口罩、三万套防护服、千只额温枪和护目镜,不让企业因缺少防护物资而影响复工复产。除2户非疫情原因外,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实现100%。二是抓好政策保障。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我们及时将上级支持企业的若干政策告知企业,累计为10户企业申报了国家或省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申报资金需求2.7亿元;组织21户企业与10余家金融机构对接资金问题,通过市工信局平台,为18户企业办理了电费缓交申请;在企业用工方面,及时将160多万元的60余户企业4000余人以工代训补贴发放到位,帮助企业稳岗扩岗保证了全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狠抓向上争取工作。积极与市直部门沟通,帮助辖区企业争取辽西北补助资金1089万元;成功争取到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6亿元。

(二)体制机制改革平稳有序。一是改革基本完成。“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一办八部”内设部门已精简组建完成并正常运转,工作衔接有序。阜新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架构搭建完成,确定了参与股权投资、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服务等经营范围,已正式运营。二是240余人事业身份人员参加了市直事业单位人员资格考试,基本完成了有序分流。阜新高新区已成为全省率先完成新一轮改革的开发区,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中改革工作进展处于前列。

(三)产业发展升级提速。一是氢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以我市加入全省氢燃料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为推动,氢能项目布局和建设加快。德尔公司已建成一条氢能物料搬运车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生产线,完成了氢能公交客车和物流样车生产;中石油阜新分公司500公斤加氢站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投资3.6亿元的氢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通过以商招商,在北京嘉寓集团嘉寓-阜新新能源基地高效真空集热管及清洁能源采暖系统生产线项目节能门窗幕墙项目建成投产的基础上,成功签约了总投资20亿元嘉寓阜新清洁能源产业基地氢能项目。二是装备制造产业继续提升。投资5亿元的嘉寓新新节能科技(阜新)有限公司嘉寓-阜新新能源基地高效真空集热管及清洁能源采暖系统生产线项目节能门窗幕墙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于12月28日建成投产,创建区以来大项目当年签约建设投产最快纪录。九丰液压泵体扩能、宏顺机械高速动车零部件制造等项目建成投产,成为装备制造业新的亮点。三是实施重振电子产业行动。邀请了国际顶级电容器专家陈光裕为电子产业发展咨询把脉;启动了《高新区电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亿金电子与河北海伟集团合作生产柔直电容器项目正在推进;电子产业园共享平台已开工建设,未来将实现科技共享、研发共享、检测共享、办公共享、仓储共享,打造新能源电容器聚集地。四是农产品加工业继续做大。辽宁正远食品、鲁花灌装生产线二期项目全面建成投产;9户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前11个月实现产值41.3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6%;双汇、鲁花、辽宁正远、科威生物等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了15.0%以上的增长,对全区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四)双招双引成效显著。一是年初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成立了区“双招双引”领导小组,建立项目引进、跟踪服务专班,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开展线上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等形式,走出去 48余次,请进来126余次,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额50.5亿元,在谈项目64个,重点在谈项目18个,拟投资额130亿元。总投资5亿元的嘉寓新新、总投资11亿元的辽宁西商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总投资20亿元的辽宁嘉寓氢能产业基地、投资5亿元的辽宁中科志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纤维素膜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二是结合氢能源产业布局,对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生产力研究院,深化区校合作,引进人才数1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人和副高级以上人才3人。新开工项目引进人才38人,原有项目新引进人才37人。

(五)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一是推进建设一批。开工建设了嘉寓新新、鲁花灌装生产线二期、久伟纸箱包装二期、氢能产业园基础设施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了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二是嫁接盘活一批。我们通过二次招商等措施,对接洽谈新项目,盘活闲置厂房场地,推动“嫁接改造”,盘活嫁接项目23个,土地近25万平方米。三是竣工投产一批。辽宁正远食品、九丰液压泵体扩能、宏顺机械高速动车零部件制造等重点项目如期建成投产,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预计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产值近5亿元。四是前期推进一批。积极推动徐工、德尔等新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明年项目建设打好基础。全年,新开工项目16个,完成年计划26个的6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完成年计划10个的50%;续建项目复工25个,完成年计划27个的93%;竣工项目16个,完成年计划20个的80%;储备项目40个,完成年计划40个的100%。

(六)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一是技术创新有新进展。技术合同成交额1.19亿元,占全市总成交额的32%;校企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9项,这两项指标完成情况在全市领先。高新技术企业新申报9家,全区总数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登记数新申报7家,全区总数50家;校企合作8家;科技成果转化25个;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33个;开展技术攻关11项,其中卡脖子关键技术3项,核心关键技术8项。二是科技企业发展梯队进一步优化。围绕各梯度企业发展需求,汇聚各类型创新资源,搭建多元服务平台,激发企业高速成长潜力。2020年申报瞪羚企业1家,阜新中孚轻金属有限公司,已公示;申报并公示凯斯特姆液压机械公司、辽达塑料管业有限公司等雏鹰企业11家。三是实施“高端人才集聚工程”。建立了高新区高层次人才需求数据库,积极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展战略合作,提供本科生、研究生生产实习基地和场所,为引进高学历人才打好基础。  

(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是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落实项目管家制度,做企业项目的“店小二”。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套服务班子、一个项目秘书、一竿子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对全区企业逐项配备了项目管家,共计40余人,服务企业320次,帮助超过100家企业解决问题;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持续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二是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设立综合窗口,实行联合审批制度。以一体化在线政务平台为载体,在行政服务厅内设立“综合窗口”,实现“统一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出件”的“一站式服务”;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加快跟进全市“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进程,已制定相关方案,正在抓紧落实。三是打造规范公正的法治环境。组织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定期组织召开业务培训,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落实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对公共安全、资源环境、安全生产、劳动者权益、金融、市场价格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四是打造诚信开放的人文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导向,认真履行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工作职责;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强信用监管,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建立市场主体诚信档案、严重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努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努力营造“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八)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是改善人居环境。以“五城联创”为契机,投入近千万元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共清理住宅小区12个、街路67条,累计出动人员3817人次,对辖区内31个物业小区和老旧小区、物业弃管小区的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等进行综合整治,共清理私搭乱建200余处,清运垃圾5000余吨,清理清掏下水井80个,清理喷涂及张贴小广告2500余份;完成了华东街北段街巷路面硬化工程。二是针对老百姓反应集中的下水、防水、道路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改造。完成了3个老旧小区配套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23.3万㎡、47栋楼。

(九)社会稳定继续保持。一是坚持多部门联合并举,落实“一岗双责”,全面开展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及安全生产“三同时”、应急预案备案、和“标准化”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区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杜绝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落实“四位一体”信访案件包保责任制度,开展“重复访、重复治理”三年攻坚工作,扎实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力推动信访矛盾减存控增,维护社会稳定。

(十)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一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以中心组学习为示范,带动党员干部学习,开设周末大讲堂,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经常下基层进行调研指导工作。健全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开展“三送”活动,服务非公企业,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先锋岗151个、划定党员责任区96个、组建志愿服务队(突击队)3个、组建20个党员服务小分队。四是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区机关、国有企业、私有企业扎实开展“千千结”活动,切实做到互帮互助,认真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双覆盖”工作,新建百斯特党支部、桃李园党支部、华丰党支部和正远食品党支部4个非公企业党支部;进一步强化党群服务中心政治功能,投入100多万元,着力打造10个“红色驿站”党建示范点,环宇橡胶、琛德保险、桃李园等6家党群中心已基本建成。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履职尽责,抓好党建工作。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定期研判意识形态工作。

二、2021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期,也是进一步巩固小康社会成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阶段特殊、意义重大。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阜新高新区发展迈向新台阶的关键之年。

2021年高新区工作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按照“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打造工业产值百亿元园区为目标,努力做到改革有新成效、产业发展有新跨越、双招双引有新成果、项目建设有新突破、科技创新有新进展、营商环境建设有新提升、党的建设有新局面,全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阜新转型振兴先行区、产业结构升级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

“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GDP预计年平均增长15.0%,到2025年末达到7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年平均增长35.0%,到2025年末达到3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年平均增长30.0%,到2025年末达到75亿元;固投预计年平均增长14.0%,到2025年末达到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年平均增长8%,到2025年末达到5.47亿元;建筑业预计年平均增长5%,到2025年末达到11.5亿元;招商引资预计年平均增长10%,到2025年末达到24亿元;进出口总额预计年平均增长3%,到2025年末达到7.535亿元;社零额预计年平均增长5%。

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各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GDP计划安排39.4亿元,增长8.0%;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00亿元,增长26.3%;固投预计完成20亿元,增长2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1591亿元,增长10.6%;建筑业预计完成7.32亿元,增长5%;招商引资预计完成16.72亿元;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6.7亿元。

2021年全力推进8项重点工作:

(一)全力释放体制机制改革活力

全力推进“管委会+公司+基金”运作模式改革,优化管委会职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释放改革活力,加快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管委会职能,突出管委会的主责主业。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统筹协调、规划发展、产业引导、政策制定、营商环境建设、吸引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和孵化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并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确保职能发挥。

二是继续释放改革红利。高新控股集团要切实担负起高新区综合开发主体,加快推进集团化管控、实体化运营模式,承担起资本化管理、土地开发、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职能。管委会全力支持集团服务全区工作大局,采取多种形式增加资本,用资本市场吸引招商项目落地;要发挥政府平台作用,设立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融资担保及投资保险等形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破解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资金瓶颈制约,改善企业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负债率,为企业带来增值服务。2021年,在已融入德尔氢能源、徐工(辽宁)股权的基础上,推进与台湾大同马达及苏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围绕产业发展,加大走向市场的步伐和业务拓展领域,开展风电维保业务、劳务派遣等。2021年,集团公司要实现营业收入5 亿元,利税0.1亿元。

(二)全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重点做好“3+2”五篇产业大文章,既培育壮大“新字号”氢能产业、改造升级“老字号”液压装备产业、引入拓展光伏配套产业、做强做优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深度开发“原字号”电子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动能、规模质量的新跨越,推动产业向创新链条化延伸、规模化集聚、高端化延伸。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作全市工业发展的引领者。

1.氢能产业全面提速。2021年,以建设国家级氢能产业基地为目标,抓住我市加入全省氢燃料示范应用城市群的契机,以嘉寓、德尔氢能为引领,加快氢能产业的全面启动和发展,力争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一是氢能应用车辆实现规模化生产。在德尔公司已建成一条氢能物料搬运车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生产线的基础上,实现叉车和公交车的量产。二是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投资3.6亿元的氢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竣工;嘉寓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氢能源产业基地新能源制氢项目和深圳市瑞麟科技有限公司电解水制氢项目加快组织实施;中石油加氢站项目建成并投入经营;促进氢能公交车投入运营。三是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建立。编制完成《高新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氢能行业检验检测机构投入运营;举办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同时着重引进PGO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建立北方氢能联盟组织。

2.电力电子产业加快振兴。一是做大企业规模。以中科亿金、中科北方、鑫航电子为引领,实现电子产品的技术升级,7户规上企业产值实现倍增,20户规下电子企业力争在2021年底有10户企业入规。二是完善服务配套。投建新能源电力电子产业园,建设标准化厂房及高标准配套设施,实现科技共享、研发共享、检测共享、办公共享、仓储共享;园区与设备厂家以入股、租赁等方式进行合作,减轻入驻企业资本投入,加快传统电容器行业转型升级。三是发展新能源电容器、柔直电容器、瞄准新能源、电力市场,形成产业引导,打造新能源电容器聚集地。

3.液压装备产业巩固夯实。一是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德尔、九丰、凯斯特姆、辽宁徐工、金美达、中孚等企业,提升装备制造业配套能力,促进通用零部件向关键零部件、核心零部件的转换。二是鼓励液压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加大招才引智和技术改造力度,以先进的生产能力替代落后生产能力,以高附加值新产品替代低利润老产品。三是完善产业链条。成立行业协会等组织,加强行业规范和企业间的相互沟通、合作;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和建立液压机械产品配套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特别是利用宏顺液压、九丰液压产品优势,重点引进柱塞泵整机设备企业,填补产业空白,同时加强上下游产业衔接,有效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行业内配套能力。四是进一步推动浙大创业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建立,发挥检验检测和研发作用,推动高新区液压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加强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方面的应用。

4.光伏配套产业引入培育。一是抓住我市及周边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发电资源及光伏发电项目迅速增加的契机,发挥高新区装备制造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布局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以及电池组件等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业。二是围绕光伏发电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光伏发电设备制造配套企业,包括能够提供先进、成熟的智能光伏产品、服务、系统平台或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支持建设包括应用智能光伏产品,融合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用户提供智能光伏服务的项目。

5.农产品加工业做强做优。一是规模做大。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农业资源,重点发展肉制加工、粮油深加工、速冻方便食品、棉毛纺织等四大系列产品,通过扩大规模、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种类,延长产业链条,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拓展,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50亿元。二是企业做强。加快辽宁正远食品上市步伐;推动实维天与思念的深度合作;立足打造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绿色农产品资源,以阜新鲁花、阜新双汇、正远、实维天、小东北等企业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一定区域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三)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招商为大”意识,积极主动融入国家辽西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认真落实“双月调度项目”制度,围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重点总结北京嘉寓项目以商招商引进的投资20亿元氢能源项目经验,严把项目规模、体量、质量和科技含量关,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资源和积极性,全力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加快推进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1.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围绕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业及配套、电子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采取产业链招商、敲门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实现签约项目30个。一是加大光伏配套产业招商,重点引进上海电缆厂投资的光伏智能支架、向日亚电子有限公司投资的光伏基站储能电容器等项目,使光伏电池组件、发电设备配件制造等配套企业集群初具规模;加大氢能源产业招商,重点引进北京嘉寓集团投资的利用风光发电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储氢、运氢,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核心原材料开发、生产,城市加氢站等项目,使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双极板等氢燃料电池关键部件、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及系统集成等项目初具产业链。二是突出电子产业链招商。针对上下游产业链条不健全的实际,在建设产品共享检验检测平台、共享实验室、共享办公设施及共享仓储物流的基础上,加大新能源、柔直电容器等大型工业电容器企业的引入力度,开展靶向招商。三是强化装备制造业招商。针对缺乏牵动力大项目的现状,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产业集群,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力争在建链、补链、强链招引工作有新突破。抢抓高铁经济机遇,进一步在京津冀沿线重点地区开展极具针对性的深度招商,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工作,拓展承载空间。四是加强大数据产业的引入工作。充分利用好我区所处地理位置及环境优势,抢先抓早大数据产业项目的引进工作,积极推进成都阿思格科技有限公司拟投的北方中心区块链大数据示范基地项目、中城国融拟投22亿元的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积极与中科曙光推进大数据机柜生产等相关产业项目,引进分布式能源项目解决大数据项目的高耗能问题,同时与停产矿区探讨大数据基地项目的可实施方案。五是优化招才引智工作。继续深化与浙江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工程学院、东北大学等高校的合作,鼓励企业加入产学研用联盟,为传统产业提供新动力。在人才引进上,突出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人才的引进,持续推进专家工作站的争取和建设工作,扩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覆盖面。加大人才专家公寓建设,对优秀人才专家提供生活保证,营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2.项目建设有新突破。全力推进“四个一批”工程,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有大提升、建设数量有新突破。一是新开工一批。推动总投资1.65亿元的徐工辽宁高端除雪装备产业基地、总投资3.82亿元的阜新德尔机电一体化汽车部件、总投资11亿元的辽宁西商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总投资20亿元的辽宁嘉寓氢能产业基地、投资5亿元的辽宁中科志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纤维素膜项目等一批投资大、拉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二是续建一批。全面落实项目工作专班,提供全方位服务,促进科威生物二期、实维天食品加工二期、氢能产业园基础设施、整机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等一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三是闲置盘活一批。按照一企一策,采取并购重组、二次招商等措施,推动“嫁接改造”,重点推进总投资1.7亿元的上海人民电缆厂光伏智能跟踪支架生产;总投资0.5亿元的阜新盛鑫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建设年拆解10000辆报废汽车等一批项目与现有闲置厂区对接,实现现有企业的重整盘活。四是洽谈推进一批。抓住国家支持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强化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深入洽谈推进投资3亿元的台湾大同有限公司马达、电机生产项目;投资1亿元的南柏科技有限公司电容器生产;投资1亿元罗普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城市大数据;投资2亿元苏州传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学系统及光学部件生产;投资3亿元的向日亚电子有限公司光伏基站储能电容器及全自动绕机生卷产等项目。

(四)全力推进科技创新

牢牢把握创新的核心地位,以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深入实施一批技改项目,积极培育“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一是继续推进企业科技创新。2021年,要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科技成果转化20项;校企合作10家;国家创新平台数量上有突破,省级创新平台3个;开展技术攻关12项,必保每项指标增幅在50%以上,保持全市领先水平。二是实施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切实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企业、瞪羚和雏鹰企业等培育工作,2021年力争瞪羚和雏鹰企业各增加3-5家。三是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作。一方面,重点推进区内装备制造企业与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产品检验检疫中心、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业招商中心、农产品电商网红中心、农产品质量溯源中心、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建设,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抓住国家即将在智慧农业方面加大投资的有利契机,包装数字农业建设项目,为我市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四是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区。依托阜新市大数据中心建立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按产业分批次首先建立液压产业和电子产业的数据中心,培育氢能产业数据中心,农业大数据中心,把大数据产业园建成大数据产业的聚集区和产业孵化区。以大数据产业为核心,围绕大数据采集与储存、分析服务、应用服务、产品设备等产业链环节使大数据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驱动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变革,推动制造业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五是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借助浙江大学、辽宁工大等高等院校,充分发挥省级液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用,同时创立YYY创业孵化沙龙,以现有国家级孵化器及科技创新公司的主体,为有特殊才能、技能的人才提供发展平台,合理制定有效机制,帮助他们实现成果转化、实现市场运作,同时积极为园区内相关企业做好相关检测服务业务,进一步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五)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

“四个一流”为标准,以系统化、数字化、标准化、便利化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和标准化审批体系,实现“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形成“阜新高新开发区”效率模式。一是持续深化“一次办、即时办”,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审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扎实推进重点企业领导包保、领办代办盯办服务等举措。对新来投资企业,简化审批程序,促其快速开工;对已落地企业,支持力度、政策承诺不变;对“水土不服”企业,一企一策,精准服务,让投资者享受全程“保姆式”服务。二是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完成氢能产业园基础设施、整机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引入市发电公司工业蒸汽进入东区的阜新市产业园区蒸汽管网(二期)等工程项目,为项目入驻和企业生产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实施拓宽元宝路并与阜营高速连接以及锦山路工程。开工建设三路三桥(八一路东段、东风路东段、北新路东段道路工程和横跨高林台河、细河、东风路下洼子三座桥梁)。对三条三座桥路径及周边住宅、土地等进行征收,为道桥建设及以东区商住开发收益反哺西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开工建设高标准、高档次回迁安置住宅5万平方米。

(六)全力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落实党工委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为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进一步强化政治建设。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完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各项机制,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广大党员学习教育制度,推动党员干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能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反腐,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二是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在改革创新、项目建设、信访稳定等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统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和“三类”干部。落实人才新政,升级“阜新英才”计划,重点实施“十个一批”人才项目,不断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有计划地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力争每个规上企业都建立科技研发工作站,大力集聚转型振兴需要的优秀高端人才。三是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好用好“一网五平台”;深化“千千结”活动,引导机关干部下基层、上一线,推动重点工作、服务广大群众、锻炼干部队伍,推进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现提质增效。统筹推进机关、国有企业、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重点做好非公党建“双覆盖”工作,努力打造一批省、市级示范点。

(七)全力以赴抓落实

狠抓落实是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所在、根本所在,也是检验各级干部思想作风、能力素质、精神状态的“试金石”。全区干部要把抓落实当政治自觉、政治责任、工作习惯,必须敢于以斗争精神解决不落实、落不实的问题,让狠抓落实成为高新开发区加快发展的主旋律。一是建立起一以贯通的责任链。切实发挥“一把手”、班子成员的“头雁效应”,做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分兵把口、各负其责。党工委、管委会将定期听取各条战线工作汇报,确保各项工作序时推进。对重点工作实施“专班制度”,做到专人专班转型干,同时,加大对“专班”的督查检查考核力度,确保专班挑起“专”的担子,履行好“专”的责任。全区上下要以效率为先,做到“会散立行”“见文即落”,自觉找准定位、认领责任、细化措施、迅速落实,确保每项工作环环相扣、一以贯之。二是建立起细化落实的具体举措。着力解决在贯彻落实中“不消化”“不吸收”“不加工”“上下一般粗”的机械的、形式的贯彻落实问题,要对照年初工作目标切实细化落实,做到每项任务都有完成工作的支撑点,做到有时间表、任务图,实行挂图作战、销号推进,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三是建立起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扎实开展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坚决破除传统思维定势,克服传统路径依赖,树立起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练就过硬本领,全面提升把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转化为具体项目的能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真抓实干、马上就办,敢于当当,勇于负责,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四是建立促实干、保落实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完善指标考核体系,将全年工作任务科学定量化、指标化,以精准的绩效考核推进工作全面展开。要紧盯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凡是因落实不力导致影响 “保七争三夺第一”的,都要严肃问责。严肃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成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八)全力实现首月首季“开门红”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区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落实市委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强力推进、狠抓落实,确保首月首季“开门红”,确保半年“双过半”,确保年底全面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一是迅速形成“作战图”。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学习市委全会精神,立即做出全年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方案,各牵头部门要细化任务分解,每项任务都要明确完成任务的支撑点、时间点,能量化的指标都要量化,实施挂图作战,挂图督战,坚决打胜“开年第一仗”,确保全年获胜。二是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一要变“冬闲”为“冬忙”,利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集中精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利用春节走亲访友、看望慰问等一切机会,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增进感情,摸清企业在新一年的投资方向、投资领域、投资区域,加强对接洽谈,争取有一批项目实现签约。二要全力做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对今年拟开工的项目列出项目清单、问题清单、手续清单,有关部门要按照清单认领项目、认领责任,成立专班,选派专人,专责推进项目手续办理工作。各部门要主动与企业对接,详细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答疑解惑,拿出手续办理方案,销号管理,全力推进,力争所有项目在4月份前全部完成手续办理,具备开工条件。对由人为因素影响项目开工的将追究责任。三是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面对疫情防控闫俊复杂的形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毫不松懈地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坚持“任务同防”,加强风险边界和重点领域管理,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筑牢抵御疫情反弹的防线。四是全力做好安全稳定工作。一季度将迎来春节和全国“两会”盛事,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尤为重要。一要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工作发放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特殊群体的基本生产生活。二要全力抓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信访稳定等工作,集中力量加大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力度,坚决防止各类事故发生。集中力量解决信访稳定问题,认真落实“四级书记抓信访”责任,确保在关键时点“北京不能去、沈阳不能聚、阜新不能闹、网上不能炒”。三要加强值班值守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值班值守制度,做到24小时值守,处理问题果断迅速。四是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实施细则,坚决杜绝节日期间互相吃请、赠送礼金礼品等违规违纪行为。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